当前位置:

首页典型案例著作权

Jetflicks与流媒体时代刑事版权执法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5-09-17 10:08 文章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阅读:

流媒体服务泛滥的当下,合法与非法内容传播的界限日益模糊。‌美国政府诉达勒曼案‌(2:22-cr-00030,内华达州地方法院),即著名的Jetflicks案,将这一问题推向焦点。该案成为美国迄今规模最大的网络盗版刑事审判案件。

Jetflicks的运作模式

Jetflicks采用订阅制流媒体服务,表面运作如同正规平台,实则通过自动化脚本从盗版网站抓取内容。该平台拥有超过18.3万集电视剧,常在正版剧播出后24小时内完成上传,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游戏主机访问该服务,其操作体验与主流平台高度相似。

然而幕后运作中,Jetflicks实则依靠自动化脚本和软件运作这些程序从互联网上抓取盗版内容,再将其分发给数万付费用户。如此精密的运营模式以及大规模的侵权行为引起了联邦检察官的注意。

美国司法部(DOJ)刑事司助理检察长马修.加莱奥蒂(Matthew Galeotti)指出,Jetflicks“提供的电视剧集数量超过市场上任何一家持牌流媒体服务商”。

指控与定罪

2019年,DOJ依据《美国法典》第17编第506条及第18编第2319条,对8名与Jetflicks相关的个人提起刑事版权侵权指控。该案件由内华达州联邦地区法院审理。

检察官加莱奥蒂(Galeotti)指出,该“犯罪团伙通过非法活动获利数百万美元,损害了数千家拥有节目版权的美国公司及个人权益,而Jetflicks从未向其支付分文补偿”。

Jetflicks主要运营者被判7年联邦监禁,其余成员刑期从已服刑时间至18个月不等。司法部强调数字盗版并非无受害者犯罪。

案件意义

Jetflicks成为版权保护里程碑案件,其原因包括:这是全美首例非法流媒体服务刑事审判案件,标志着执法重点转向数字平台与自动化内容抓取行为;传统刑事版权案件仅针对CD/DVD等实体商品,本案最终向非法流媒体服务运营商发出明确信号——数字传播行为与实体盗版将受到同等刑事处罚。

该案表明,当民事救济措施不足以解决问题时,DOJ愿意介入。在涉及大规模侵权的案件中,刑事执法可成为强有力的威慑手段。即使是看似合法经营的平台,若故意传播盗版内容,也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此案凸显了对知识产权法与联邦刑事诉讼双重专业知识的罕见需求。因此,为科技和媒体客户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必须为民事和刑事双重责任风险做好准备。

在美国,版权纠纷通常通过民事诉讼解决,即权利人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或禁令。此类案件侧重于补偿权利人并制止侵权行为,而非对侵权者进行刑事惩处。相比之下,版权法的刑事执法较为罕见,通常仅适用于造成重大损害的大规模、蓄意且具有商业动机的盗版行为。DOJ选择以刑事指控追究Jetflicks责任,而非交由私人诉讼处理,凸显了本案的特殊性。这一选择揭示了Jetflicks案为何成为转折点:它表明当民事救济被视为不足时,政府愿意升级版权执法力度。(编译自www.jdsupra.com)

翻译:吴娴 校对:刘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所有: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陕西分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级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网站管理:国家级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