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动态海外资讯

研究表明公共研究机构专利申请数量对欧洲竞争力而言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5-11-07 02:53 文章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阅读:

欧洲专利局(EPO)专利与技术观察站的最新研究显示,2001年至2020年的二十年间,公共研究机构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2001年至2020年期间,欧洲公共研究机构(PRO)共提交了近63000件欧洲专利申请。与PRO相关的欧洲专利申请量从该时段初期的年均约2000件增至2020年的3500余件。研究还指出,这一领域呈现高度集中但多元化的格局:部分机构和国家在利用欧洲专利体系方面尤为活跃,而技术转移与合作模式则差异显著。

EPO局长安东尼奥.坎皮诺斯(António Campinos)表示:“公共研究是欧洲的核心优势之一。这项研究凸显了我们的公共研究机构和医院的关键作用——它们的发明成果提升了欧洲的竞争力。但要充分释放其潜力,必须加强协作并加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技术。”

PRO的专利申请高度集中于少数几家主导机构。研究筛选出250家PRO,这些机构在2001年至2020年间均向EPO提交了至少20件学术相关专利申请,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申请量仅来自排名前16的机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以20年间10200余件欧洲专利申请量位居榜首,其次是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CEA)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研究表明,在某些国家,PRO在专利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在其他国家(如意大利、瑞士和英国),大学才是公共资助研究相关专利申请的主要推动者。

PRO在研究成果商业化中的参与度普遍高于大学‌

2024年,EPO观察站发现,许多大学发明仍由第三方(通常是企业或合作方)而非机构本身申请专利。2025年,针对PRO和科研医院的研究进一步凸显了这一对比:大学近期才实现“直接专利”(由机构申请)与“间接专利”(由他人申请)的持平,而PRO目前每申请1件间接专利对应近7件直接专利。这一数据明确表明——PRO牢牢掌控着自身知识产权。在所有基于公共研究的机构中,这种日益增强的专利所有权标志着更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以及捕捉价值与实现研究成果商业化的能力不断增强。

欧洲科研医院医院的专利申请量20年间增长近50%(2001-2020年)‌

研究覆盖的20年间,欧洲科研医院参与了约17400件欧洲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制药、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诊断领域。法国、德国和英国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申请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巴黎公立医院(AP-HP)成为欧洲最活跃的科研医院。

‌跨机构协作塑造国家创新生态,但欧洲仍显碎片化‌

研究还揭示出大学之间或与PRO、科研医院、企业或中小企业高度协作的现象,由此催生了大量联合申请的学术专利。例如,法国的大型PRO作为共同申请人的作用尤为显著。但跨国合作案例极少,这表明欧盟单一市场在科研创新领域仍存在显著割裂。2023年6月推出的统一专利体系标志着解决该问题的实质性进展,该举措与其他促进产学合作、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欧洲计划形成互补。

对大学、PRO及医院孵化的投资成熟型初创企业与衍生公司的洞察力提升

该研究表明,约2800家与PRO相关的欧洲初创企业吸引了较高比例的投资,助力医疗科技、能源或硬件等资本密集型领域的技术发展。为配合该研究发布,EPO免费提供的“Deep Tech Finder‌”工具已扩展至涵盖拥有待审或已获批欧洲专利的PRO。该工具助力投资者对接欧洲最具潜力的初创企业,现收录逾10400家投资准备型初创企业的商业档案与专利组合。用户可便捷筛选不同成长阶段、行业领域或技术方向的初创企业,亦可通过企业名称、大学或投资方名称进行检索。

参与当日免费线上研讨会实时讨论

EPO专利与技术观察站将举办免费直播活动,探讨研究成果并介绍“Deep Tech Finder”的最新功能。敬请参与主题为“欧洲公共研究机构与创新”的线上活动,聆听来自欧洲研究与技术组织协会(EARTO)、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学会等机构的专家,就PRO研发成果商业化最新趋势展开专题辩论。

各国专利局的合作

本研究、Deep Tech Finder更新及线上活动是EPO观察站与各国专利局合作系列举措的一部分。本次项目中,来自24个国家专利局的专家——包括奥地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德国、爱沙尼亚、西班牙、芬兰、法国、希腊、克罗地亚、意大利、卢森堡、拉脱维亚、摩纳哥、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英国——提供了宝贵的国家及地区洞见、数据支持与推广协助。EPO观察站将遵循近期发布的《2026-27两年期工作计划》,继续与各国专利局合作,深入探索技术转让与创新主体相关议题。(编译自www.epo.org)

翻译:吴娴 校对:刘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所有: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陕西分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级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网站管理:国家级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